金秋时节,热火朝天的场面不仅出现在田间地头,也出现在项目建设现场。在双塔区,无论是塔吊林立的施工现场,还是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;无论是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,还是蓬勃发展的产业基地,都能感受到项目建设的“热度”和“速度”,都能看到拼劲冲刺加快建设的生动画面,全区上下正以奋勇争先的姿态在朝阳这片发展的热土上向前奔跑。
“项目已经开始试运行,目前日处理生活垃圾能达到600吨,一切都很顺利,很快将投入正式运行。”朝阳市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,朝阳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投资、建设和运营,公司负责人介绍:“项目总投资4亿元,年处理生活垃圾规模为21.90万吨。”
走进厂区,处处可以感受到工业现代化的气息与元素,虽然每天有大量生活垃圾运到这里并进行处理,厂区内却闻不到难闻的气味。原来,企业使用的焚烧炉排采用上海康恒自主研发的机械炉排炉,烟气净化系统采用行业先进工艺技术,烟气排放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执行。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下一步准备推动项目向公众开放,让市民尤其学生们了解垃圾科学处理的过程,把这里打造成朝阳市环保科普教育基地,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。”
在双塔区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,到处可见一派竞相发展的景象,抢工期、赶进度的火热场面振奋人心。双塔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,以更大力度推动资源向项目聚焦、要素向项目聚拢、力量向项目聚合,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“加速度”。当前双塔区开复工项目132个,已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。
眼下,年产6万套高端金属系统门窗加工基地项目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。据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:“项目总投资2.5亿元,生产一系列优越性能的高端金属系统门窗产品,一期项目计划明年6月投入使用,二期项目计划2025年末投入使用,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高端金属系统门窗6万套,能带动70人就业。”
同样备受瞩目的还有辽宁阳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的年产5000台备用电源项目。走进厂区,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,项目负责人介绍:“目前项目的基建工程已经完工,马上开始设备进厂。项目建成达产后,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,实现税收约2300万元,解决60至80人就业。”
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“压舱石”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主引擎”,双塔区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,用大项目夯实发展大格局,并通过项目建设持续释放发展潜能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总投资6亿元的朝阳学府等24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,总投资10.3亿元的新都黄金整体搬迁改造工程等15个项目建成达产,计划总投资10.2亿元的华润雪花啤酒(朝阳)年产30万千升项目顺利开工……
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的背后,是双塔区大抓发展、加快发展的真实写照。双塔区通过实施“一个项目一个专班、一个项目一个副县级领导”工作机制,为项目提供全周期、全要素服务,全力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,推动项目加快建设。全区上下积极向上争取,上半年全口径争取上级到位资金12.93亿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72%。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带队赴京津冀、珠三角、长三角等地开展大型招商引资活动,夯实“1+8+13+1”招商机制,将招商引资工作清单化、项目化、工程化。
一个个好项目、大项目的落地开工,为双塔区经济整体呈现回稳向好的良好态势提供了支撑、积蓄了后劲。今年1至9月,双塔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26.8亿元,增长6.8%;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3亿元,增长11.1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.89亿元,增长12.2%;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78.4亿元,增长35.4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72.1亿元,增长8%;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7100元,增长5.1%。
决战四季度的号角已经吹响,双塔区委、区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,要吃透国省精神,密切结合“四方面新机遇”和“五项重点工作”,密切跟进党中央、国务院支持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一揽子政策措施,密切跟进市委、市政府与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对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,科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、高质量项目。主要领导担任施工队长,专班推进进度,加快前期工作,为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战夯实基础。合理确定冬季施工项目任务,科学合理组织好冬季施工,变“冬闲”为“冬忙”。根据当前储备开工项目,列出明年一季度开工和半年达产项目清单,逐个落实项目前期手续,确保“一切要素保障跑在开工前”,待明年春暖花开时便开工建设。
一个又一个项目由“规划图”化为“施工图”,再变为“实景图”。紧张忙碌的工地传递出强烈的发展信心,与日俱增的项目激发出不竭的经济活力,凝聚成双塔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。